標竿日商發展智慧技術於建築業之創新應用-小松製作所(1/2)
發布時間 : 2020-12-21

根據日本總務省的「勞動力調查」指出,從2000年開始,專業建設技術人員的數量逐漸減少,1997年尚有464萬專業建設工人,如今僅剩330萬人,推測2025年專業技術人員需求為350萬人,但到時卻僅剩216萬人,尚缺134萬人。對此,日本I-Construction推動部針對建設技術者不足問題進行改善,國土交通省於2016年將「全面活用ICT(ICT土工)」導入施工現場。

小松製作所創立於1921年5月13日,負責建設、採礦機器、公用設備(小型機械)、林業機械、產業機械等產業,主要事業為提供可續性社會基礎建設;資源開發以及循環式地球環境保護(再製造/林業)服務解決方案;技術人才培育;與持股者共同解決社會課題等。

日商小松顧客支援服務股份有限公司(コマツカスタマーサポート)則超前日本國土交通省的進度,於2015年開始「智能化建設(Smart Construction)」技術開發,預計透過提高建設系統整體生產率,打造更有效率的施工現場。智能化建設是指能夠將建設工程現場所有物件數位/資料化,透過虛實整合將施工整體最佳化,建構高安全/生產性的施工現場,實際應用層面:

1. 高精度三次元測量:過往在施工場地的測量作業,其做法為配置大量測量人員在施工現場,在移動以及測量時間上相當不符成本效益,透過智能化建設技術,搭配無人機以相機鏡頭從上空拍攝三次元影像,可以達到高品質/高速測量的效果。

2. 搭載立體相機的油壓挖土機:將立體相機搭載在油壓挖土機上,透過立體相機上的「KomeEye」功能能夠一鍵測量機體前方地形,以負載測量儀功能透過平板或終端裝置進行挖掘泥土的重量測量。

3. TRUCK VISION:運用雲端系統操作砂石車,除了能夠迅速確認砂石車位置,也能夠透過警報裝置提高現場安全性,除砂石車以外也能夠統合其他建設機械的位置情報。

日本目前因COVID-19疫情影響,無法高密度地聚集人員,業者紛紛減少現場作業人員而導致工程效率降低,因應此問題而發展出的「數位轉型智能化建設」,不僅將施工現場從測量到施工,所有工程全面數位化,達到無人化且高效益的成果,也可加速未來對於建築產業的數位轉型。

參考資料:

コマツが描く「建設現場の未来」スマートコンストラクションが現場の人材不足��解消する?

スマートコンストラクション

スマートコンストラクションは未来をどう変えるのか

スマートコンストラクションとは?コマツによるICT化の推進

スマートコンストラクションが建設業界にもたらす未来

安全で生産性の高いスマートでクリーンな未来の現場を目指す